文章列表
  • 酶标仪和普通的光电比色计的差异介绍 酶标仪和普通的光电比色计有以下的差异:(1)盛装待测比色液的容器不再使用比色皿,而是使用塑料微孔板。微孔板常用透明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对抗原抗体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故用它作为固相载体。(2)由于盛样本的塑料微孔板是多排多孔的,光线只能垂直穿过,因此酶标仪的光束都是垂直通过待测溶液和微孔板的,光束既可是从上到下,也可以是从下到上穿过比色液。(3)酶标仪通常不仅用A,有时也使用光密度OD来表示吸光度。酶标
    发布时间:2015-02-02 17:32 点击次数:1487 次
  • 卡尔费休水分仪的电极污染与保养 电极是卡尔费休水分仪的关键部件,电极表面的污染可直接导致灵敏度降低,有些电极长期应用于油质样品的分析,电极表面被油质污染后,灵敏度降低,使得电极对终点的判断迟钝,造成卡尔-费休试剂过量,终点反应时溶液颜色偏深,此时必须清洗电极。尽管肉眼看不到电极上的污染物,但可以观察到反应迟钝,直接影响测量准确性。因此电极使用一段时期以后必须清洗,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操作人员没考虑到这个问题。 当灵敏度降低,电极受
    发布时间:2015-01-29 17:15 点击次数:1475 次
  • 消化炉是什么? 消化炉采用井式电加热方式,使样品在井式电加热炉内加热取得较佳热效应,提高消煮速度,消化管内逸出的SO2等有害气体,通过排污管经抽吸泵从水中排入下水道,有效地抑制有害气体的外逸。采用智能温度仪表数控电加热炉内温度,并直接显示温度值。配不锈钢排污罩使用方便采用四氟乙稀密封圈,无须更换。消化炉的炉内温度连续可调,控温精度高,控温稳定。铝锭一体加热,温差小,样品消化均匀。控制面板与炉体散热隔离,减少炉体高
    发布时间:2015-01-28 21:15 点击次数:2055 次
  • 酶标仪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酶标仪实际上就是一台变相的专用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其基本工作原理与主要结构和光电比色计基本相同。光源灯发出的光波经过滤光片或单色器变成一束单色光,进入塑料微孔极中的待测标本。该单色光一部分被标本吸收,另一部分则透过标本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光电检测器将这一待测标本不同而强弱不同的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对数放大,模数转换等信号处理后送入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后由显示器
    发布时间:2015-01-26 17:24 点击次数:1418 次
  • 卡尔费休水分仪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卡尔费休方法自1935年由卡尔费休提出,采用I2、SO2、吡啶、无水CH3OH(含水量在0.05%以下)配制成试剂,测定出试剂的水当量,在试剂与样品中的水进行反应后,通过计算试剂消耗量而计算出样品中水含量,国际标准化组织把这个方法定为测微量水分国际标准,我们国家也把这个方法定为国家标准测微量水分。卡尔费休水分仪利用化学反应后电导率变化计算,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测定**度高,适合水分含量在100PP
    发布时间:2015-01-16 17:05 点击次数:1931 次
  • 凯氏定氮仪的功能特点有哪些? 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这种方法是由凯耶达尔在1883年发明的。功能特点:1.凯氏定氮仪采用微电脑进行过程控制,包括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可根据您的需要自行设定和切换:自动模式下:一次完成加碱、加硼酸、蒸馏,氨气吸收整个过程,加硼
    发布时间:2015-01-14 16:28 点击次数:1544 次
  • 酶标仪的工作环境介绍 酶标仪即酶联**检测仪,是酶联**吸附试验的专用仪器。可简单地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2大类,但其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其核心都是一个比色计,即用比色法来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含量。ELISA测定一般要求测试液的*终体积在250ul以下,用一般光电比色计无法完成测试,因此对酶标仪中的光电比色计有特殊要求。酶标仪所用的单色光既可通过相干滤光片来获得,也可用分光光度计相同的单色器来得到。在使用滤光片作滤波装置
    发布时间:2015-01-13 15:34 点击次数:1291 次
  • 农残速测仪的原理介绍 农残速测仪采用酶抑制原理和光电比色法原理研制而成。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412nm下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可以实现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
    发布时间:2015-01-08 16:34 点击次数:1291 次
  • 上一页下一页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303号